2019-03-08
2019年3月7日下午,湖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總院曾更才教授在云塘綜合教學樓A304教室,為2015級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同學做了題為《碾壓混凝土施工技術》專題報告,我院劉風云等老師參加了此次講座。
我國自1986年建成第一座碾壓混凝土壩福建坑口壩以來,經過40余年的探索研究及施工實踐,相繼建成了龍灘重力壩(216.5m)、沙牌拱壩(132m)、萬家口子拱壩(167.5m)、黃登重力壩(203m)等代表性的碾壓混凝土高壩,由于具有施工快速、造價較低等優勢,碾壓混凝土已成為我國大中型混凝土重力壩首選的筑壩材料,我國碾壓混凝土筑壩技術已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并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碾壓混凝土筑壩技術。莽山水庫是我國172個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之一,獲評2015年度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水利工程之一。該樞紐工程主壩采用全斷面碾壓混凝土筑壩技術,大壩主體為三級配碾壓混凝土,大壩上游防滲區設二級配富膠凝碾壓混凝土。
曾更才教授從大壩施工導流與度汛、砂石骨料生產、碾壓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拌合、運輸及入倉、混凝土模板工程、卸料和平倉、碾壓、成縫、層間結合及縫面處理、變態混凝土施工、溫控措施等多個方面,對莽山大壩碾壓混凝土施工過程進行了詳細介紹,大壩首倉碾壓混凝土自2017年5月26日開始澆筑,目前大壩最高已施工至397.5m高程,水庫已通過下閘蓄水驗收。曾更才教授的講座內容與工程一線緊密結合,不僅進行了全方位的描述,同時還展示了大量工程案例圖片,同學們均表示大開眼界,對大壩施工全過程及我國的碾壓混凝土筑壩技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圖/文 王江營 審核 韓時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