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5
近日,我院朱祥意博士聯合河海大學的科研團隊評估了廢橡膠顆粒應用于自密實混凝土的斷裂特性及可持續性表現,相關成果發表在環境領域頂級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CI源刊,中科院一區Top期刊,IF= 11.072),長沙理工大學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為第一單位。
隨著汽車在全球的廣泛使用,廢棄輪胎已成為聚合廢物的主要來源,這導致環境中不可生物降解的廢橡膠數量不受控制的逐年大幅增加,對環境造成極大危害。出于環境保護的目的,將廢棄輪胎破碎后作為骨料替代應用于混凝土中被認為是處理廢棄輪胎最環保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橡膠的摻入將對混凝土的強度和剛度產生不利影響,這主要歸因于橡膠的疏水性使其界面與水泥基質的粘結作用較弱,其限制了橡膠混凝土在實際混凝土結構中的普遍應用。作為一種創新材料,自密實混凝土能夠在無外部機械振動的情況下達到密實狀態。與傳統混凝土相比,自密實混凝土具有經濟、節能和環保三大優點,并且由于其改善的微觀結構和界面過渡區而有效提高了橡膠顆粒與水泥基質的粘結效果。通過自密實技術澆筑的橡膠混凝土有望繼承自密實混凝土的優點,如高強度和低孔隙率,以及添加橡膠的性能優化,如高韌性,這突破了橡膠負效應限制,可以擴大這種新型混凝土的使用范圍。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斷裂力學在結構設計中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由于混凝土結構在實際運行中會一直處于受力狀態,結構內部的裂紋擴展不可避免,這會對結構的安全性及使用壽命產生較大影響。斷裂力學在結構設計中的應用可以顯著增加混凝土結構的安全系數。因此,本文通過斷裂力學及聲發射技術研究了橡膠摻量與梁尺寸對橡膠自密實混凝土斷裂特性的影響,并基于斷裂試驗建立了考慮真實骨料與橡膠顆粒的DEM斷裂模型,可以有效表征橡膠自密實混凝土的斷裂響應,這為廢棄橡膠在大型混凝土結構中的廣泛現場應用提供了理論支撐。此外,經濟和環境效益評價表明,在自密實混凝土中加入橡膠顆粒不僅節約了成本,而且還產生了可觀的環境效益。
文獻引用:Zhu, X., Chen, X., Tian, H., & Ning, Y. (2023).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mixed with waste rubber particle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412, 137386. 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3.137386.
上一條:學術報告:昌盛:厭氧消化技術在能源和資源回收中的應用(Advanced Anaerobic Digestion Technology for Energy and Resource Recovery)
下一條:我院朱祥意博士最新科研成果發表在材料領域頂級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