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5
近日,由水利特崗生組成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前往株洲市茶陵縣進行了為期數天的居民飲用水保障實地調研。實踐團成員們走訪了茶陵縣水利局、茶陵縣舲舫鄉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以及茶陵首創水務有限責任公司(茶陵縣污水處理廠),通過與相關單位的交流與學習,全面了解當地居民飲用水供應和污水處理的現狀。
深入了解,全面把脈飲用水保障現狀
茶陵縣水利局副局長賀劍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歡迎,并詳細介紹了茶陵縣水利工作的基本情況。實踐團帶隊老師李永睿對茶陵縣水利局對本次實踐活動的支持表示感謝,并介紹了特崗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情況和團隊此次實踐的具體內容。
實踐團成員們詳細了解了茶陵縣水資源的分布、水資源的管理與保護政策,以及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并就當地節水政策、灌區灌溉效率提升等問題與水利局領導進行了交流探討,進一步修改完善了此次調研的具體方案。
隨后,實踐團成員來到茶陵縣水利局的農村飲水安全管理站。聽取了水利局相關負責人劉冬平的詳細介紹后,他們詳細查閱了居民飲用水水質檢測情況的相關資料。水質檢測報告、監測數據和分析總結等全面展示了茶陵縣居民飲用水的水質狀況,實踐團成員們發現,茶陵縣的水質檢測結果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水質優良。他們還了解到,為了保障居民飲用水的安全,茶陵縣水利局定期對水質進行監測,并及時公布檢測結果,讓居民能夠放心飲用。
實地考察,觀摩飲用水生產全過程
實踐團的第二站是茶陵縣舲舫鄉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在這里,水廠廠長何喜鴻和其他管理人員向實踐團成員詳細介紹了水廠規模、供水范圍、供水能力、水源水質與其檢測頻率以及水廠的一些管理制度等情況,實踐團了解到舲舫水廠于2011年建廠,2017年擴建,新廠利用地勢優勢,采用山溪水作為主要水源,并在干旱時啟用東陽湖水庫作為備用水源,確保了供水的穩定與安全。
隨后,實踐團成員在水廠管理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水廠的各類工藝設施,從反應池到沉淀池,再到過濾池和清水池,實地了解了自來水生產的工藝流程,并前往水廠備用水源、株洲市最大的水庫——洮水水庫。在這里,他們見證了自來水生產的全過程,從原水的取用到處理,再到供水的每一個環節,都體現了嚴格的質量管控和科學的管理。通過這次參觀,實踐團成員們對保障飲用水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在與水廠前輩們的交談中,我們了解到農村飲水工作面臨著諸多挑戰,農村管網的復雜性與高損耗,收利率低導致的資金短缺與人才匱乏,以及季節性、節假日供水難題等,都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考驗著水廠人的智慧與勇氣,也激發了我們作為新時代水利學子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實踐團成員陳子祥說。
環保先行,關注居民生活污水處理實情
在茶陵縣污水處理廠的參觀學習中,污水處理廠廠長譚曉向實踐團介紹了茶陵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處理規模、排放標準、未來規劃等情況。實踐團重點調研了污水處理的全過程,通過現場觀察和技術人員的介紹,他們實地參觀了污水處理廠中控室、廢物清理池、氧化溝氧化池、高效沉淀池、纖維轉盤濾池、二氧化氯消毒池等污水處理的相關工藝設施,從污水收集、處理到清水排放,每一個環節都體現了環保理念的重要性。
“看著原本渾濁的污水一步步由土黃色轉為透明,我們第一次直觀地認識到污水處理工程的神奇,也對數據化智能化的水利工程有了期盼,我們也了解到了污水處理所面臨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將引導我們特崗生在未來更有目的、有方向地學習專業知識,不遺余力地投身于水利事業中去,用水造福基層群眾。”實踐團成員賈圣講道。
通過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水利特崗生們不僅親身體驗了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的結合,更加深了對我國水資源現狀和水資源管理重要性的認識。走訪調研結束后,實踐團成員將結合走訪調研收集到的數據資料和了解到的實際情況,圍繞如何進一步提高飲用水質量、保障水資源安全、推動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
“未來我們將積極運用在校所學知識,投身到水資源保護和水利工程建設中去,為促進基層水利事業的發展貢獻青春力量。”實踐團成員張富翔說。
(圖/付瑾瑜 文/龍維林 一審/杜秋 二審/劉燦 三審/銀波)
上一條:水利學院學子赴益陽市歐江岔鎮開展專業調研
下一條:助力高質供水,共筑幸福鄉村——水利特崗生入戶探尋農村飲用水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