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8
11月18日,湖南省第十六屆研究生創新論壇“水利、海洋與環境發展”分論壇暨長沙理工大學第十九屆研究生博力學術論壇在該校云塘校區舉行。本次論壇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湖南省教育廳主辦,長沙理工大學承辦。
本次論壇設置了優秀論文評選、論壇主旨講座、分論壇研討會、墻報展示交流等環節,吸引了來自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湖南科技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省內外多所高校的400余名專家學者和研究生參與。
長沙理工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胡永樂,武漢大學周研來教授,湖南大學張海成副教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朱健教授,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主持工作)何忠明,長沙理工大學水利學院黨委副書記銀波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長沙理工大學水利學院副院長李毅主持。
胡永樂致論壇開幕詞。他指出本次論壇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契合“新工科”和“新基建”的建設,是實現水利、海洋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會議。他希望廣大研究生們能在本次創新論壇中積極分享、深入交流,增強開拓創新的進取意識,養成嚴謹求實的科研作風,收獲累累碩果。
開幕式上,與會領導為本次論壇論文征集中的優秀論文進行頒獎。經專家評審,最終從收到的44篇論文中評選出優秀論文一等獎7篇、二等獎8篇、三等獎8篇。
開幕式結束后,周研來、張海成、朱健先后為論壇作特邀報告。
周研來以《智能預報與智慧水利調度》為主題,介紹了水文預報和人工智能技術結合形成的智能預報調度,結合LSTM-ED洪水預報、水質預報、生態調度等多個模型,詳細地闡述了洪水智能預報、水華智能預報預警、水工程水華防控調度的相關技術及應用前景。
張海成以《海洋結構剛柔流耦合動力學與控制》為主題,以大幅度提高的深遠海綜合保障能力為出發點,以超大型浮式結構物為研究對象,介紹了他在模塊化網絡建模方法、非線性分析與設計方法、連接系統設計方法及非線性消波俘能新機制方面的研究,并分析了該領域的前沿問題,指出要以新方法、新結構、新機制解決技術瓶頸。
朱健以《抗性木本植物在場地重金屬污染修復中的應用基礎研究》為主題,通過全國土壤金屬污染現狀引出湖南省重金屬污染突出的問題,提出以物化、植物修復、微生物修復、原位化學鈍化等技術對重金屬污染進行朔源分析、源頭控制、過程阻斷、末端治理,并介紹了抗木本植物對Pb、Cd的不同響應特性及生物學機制。
在交流互動環節,與會人員踴躍提問,專家們也從不同維度、不同視角對提問進行解答與探討,現場氛圍活躍。
此外,在分論壇現場,來自多所高校的22名研究生圍繞水利、海洋與環境發展前沿等主題在論壇分會場進行了學術匯報和交流。
(圖/王曉文 文/杜丘、宋佳穎 審/銀波)
上一條:水利學院開展研究生師生羽毛球交流賽
下一條:關于舉辦第十八屆研究生學術文化節之長沙理工大學第四屆“大禹杯”水利模型 創新設計大賽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