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最近最好的2019中文,最好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大全

圖片新聞

MORE+

新聞資訊

MORE+
◇ 當前位置:首 頁 > 師德典范 > 正文 >

師德典范

最“傻”院長唐立軍

發布日期:2021年03月15日 14:42  來源:

最“傻”院長唐立軍

“他是全校最敬業也是最“傻”的院長之一,”物電學院黨委書記江河談起自己的搭檔、院長唐立軍的時候,欽佩、疼惜之情溢于言表,“但這幾年,他老多了。”

“沒理由”不沖在前面

最近8年來,物電學院的教職工習慣了他們的院長沖在最前面:涉及學院發展的各項大小工作,總少不了院長忙前忙后的身影;在其他副院長忙不過來時,院長總會第一時間主動“請纓”;為了給學生找到更多更好的實習單位,院長經常出去跑聯系;平時的上下班,院長總是學院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一個…… “我沒有理由不沖在前面。”唐立軍輕描淡寫地笑著說。

2005年10月,唐立軍從校紀委副書記崗位走馬上任為物電學院院長。當時學院是全校有名的“弱、小、窮”院:沒有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得博士學位的教師只有5個,年科研經費不足10萬。他深感肩上擔子的沉重,但他沒有退卻,“沒有救世主,不能等靠要,只有自力更生、發憤圖強!”

從那時開始,唐立軍滿腦子都是“物電學院的發展夢”。為了學院的發展,他耽擱了自己的科研,放棄了自己的“錢途”,“傻”得可以:這些年,他自己沒有發幾篇高水平文章,但學院文章數量和質量穩步上升;他因為太忙總是放棄自己承擔項目的機會,去年還放棄了一個200多萬元的科研項目的簽約,但學院年科研經費已過千萬;他每年的業績考核少有自己的成果,但學院國家杰青、湖南自然科學一等獎、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湖南省重點學科、湖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等突破接踵而來。而為了這些,只有值班的傳達室工作人員才知道他們的院長一年有多少個夜晚在辦公室通宵達旦。

更“傻”的是,唐立軍沒有把學院發展的重心放在一些短期利益的科研上,“高校的主要任務是人才培養,我們不能太功利,應該狠抓學生的能力培養。高校不搞科研不行,但如果科研上去了,人才培養質量下去了更不行。”因此,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大膽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理學專業改革的路子。

在這方面,唐立軍親力親為。他提出了“突出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加強理工滲透融合”的人才培養方案,積極探索“抓住課內、搞活課外”的人才培養方法,采取開放實驗室、建立大學生創新實驗基地、成立大學生創新協會、開展“三自”教育(自強、自信、自立)等措施,探索出了一條人才培養新路子。他抓住物理學專業2007年獲校級重點建設專業的機遇,加大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改革力度。2008年,“物理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獲“十一五”國家課題“我國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項目立項;2012年,學院摸索出“信息科學”大類培養的模式,被學校推廣試點。

他的心血沒有白費,2013年,學院獲得人才培養質量獎;學院的畢業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被各用人單位“搶購”。“人才培養對路了,學生都能找到好工作,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心愿。”唐立軍如是說。

合格的“肖辦秘書”

有老師感嘆:也只有在物電學院,老師申報課題才能享受到“院長為你做秘書”的待遇。

肖伏良教授是學院“國家自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在肖教授申報課題的過程中,唐院長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服務員”。從組織不同層次的模擬答辯,到最后陪同肖教授參加國家自科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答辯會,他都是肖教授非常信賴的服務員,不管大小事情,肖教授都會“欽點”,被戲稱為合格的“肖辦秘書”。

事實上,唐立軍不僅僅是“肖辦秘書”,他為大多數教師都當過秘書。青年教師講課比賽、課程教學比賽等等他都是組織、指導、服務者,為學院培養出了一個又一個教學能手。

他求賢若渴,用真誠打動“洪堡獎學金”獲得者張衛兵老師加盟物電學院的故事被傳為美談。張博士還沒有畢業時,他就慧眼識英才,并駕車接送。在張博士即將畢業時,他的母校和其他一些著名高校紛紛拋出“橄欖枝”,但他毅然來到了理工大學。用張博士自己的話說,他可以找到更好的單位,但很難碰到這么好的院長。

為解決新進教師的后顧之憂,唐立軍也是事必親躬,服務到家。2006年,學院引進的彭石林博士的孩子正在讀初中,由外地轉入長沙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唐立軍冒著酷暑先后20多次到長沙市5所中學找學校領導交涉,其中與長沙天心一中聯系溝通就達10多次。他的恒心打動了學校領導,時任天心一中校長的賀德高感慨:像唐院長這樣為老師的事奔波的領導很少見。

每年學院的科研課題申報工作,唐院長不僅是動員者、組織者,更是服務者,他為所有的申報材料把關,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見,幾乎每一位報送過項目的老師都有院長花大量的時間逐字逐句修改申請書的經歷。即使在他要參加省委組織部組織的公選考試的前三天,他還在為一青年教師的科技部項目的經費預算指導到凌晨2點。但在唐立軍眼中,這些都是他這個“秘書”該干的活。

“賠本”的創新實驗室

面對學生, 唐立軍想的最多的是 “可以為學生提供多少,能為學生做些什么”,“不應該是我罵學生不好好學習,應該是學生罵我沒提供好的學習資源。”他笑著說。

為了讓學生鍛煉能力,提升就業競爭力,他率先在省內創辦大學生電子創新實驗基地,在辦公用房條件緊張的情況下,在兩個校區先后建立了200多平方米的實驗室,供學生動手實踐。

和有些學校實行的實驗室收費制不同,物電學院的創新實驗室是免費開放的。因為學院實踐。每年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來建設和管理實驗室,這個實驗室的建設就變成了“賠本”的買賣。唐立軍卻滿不在乎:“目前而言,我們是‘虧’,但從長遠看,我們并沒有賠,相反還會帶來很大的社會效益。”

現在,物電學院的學生想做試驗隨時都有平臺,創新實驗室更是全天開放。為了鼓勵同學們加入到實踐中來,唐院長聘請了學院一位06級的優秀畢業生擔任實驗室專門的指導老師,此外,還定期邀請一些企業的老總到實驗室與學生面對面交流或講學。

一到深夜,唐立軍從辦公室出來,總會去看看實驗室的情況。如果看到實驗室里面還亮著燈,有學生正在認真地做實驗,唐院長就會一臉欣慰。

在唐立軍的推動下,物電學院每年一度的“物電杯”電子設計創新競賽已經成為全校一道靚麗的風景,2012年被立項為長沙理工大學校園精品文化品牌。為了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也開拓同學們的視野,每年的大賽,他都會邀請省內的一本高校來同臺競技,每年受益學生達1500人次,活動曾被多家媒體報道。

作為院長,唐立軍在學院建設和學生培養上舍得花錢,其他方面卻很“摳”。他在學院8年,沒有一次用過公款招待自己的客人,自己的私車經常公用;他的辦公室設施簡陋,一張脫了皮、掉色、還缺了一只腳的辦公椅還在用,同事們勸他換,他在上面鋪了一張報紙,說“能湊合用就行了。”

對學生“舍得”

唐院長的“傻”還表現在對學生的舍得,舍得費心、舍得費時、舍得費錢。

幫大四學生找實習單位是最費心的事了,但是唐立軍在這一點上絕不打折扣。在聯系中,有些單位負責人直接告訴他可以直接向學生提供實習證明,不用學生到公司實習了。不能不說這對學校和企業來說是一一個省時又省力的辦法,但唐院長卻-一口拒絕。許多學生剛開始也鬧情緒,認為實習沒有什么必要,呆在學校實驗室多好,他“強硬”到底,一定要把學生“趕”到實習單位。他說:“如果真的同意,就太對不起當老師的職責了。”在實習期間,他會到實習單位看望學生,及時解決同學們的問題。

唐立軍還“管得多”。大四學生請假都必須經過他的批準,“問題” 多的學生他必與其交談,學生大型活動他必參加。他在新生開學典禮敢公開承諾負責就業,“只要學生在校學習盡力了,我就負責就業。

有一次,4個學生到省氣象臺參加面試,充當他們司機的卻是院長唐立軍。一位外校的學生露出了詫異的表情,連說幾個“不可能”,因為在她的印象中平日面都難得一見的院長“不可能”有時間送同學來面試,院長這種大人物不都應該在辦公室坐著嗎?但唐院長卻覺得這沒什么,“老師和學生就應該像朋友一樣。”

“學生工作無小事,只要是學生的事隨喊隨到”,這是唐立軍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06級學生粟同學,父親是某單位長途貨運司機,高中靠母親陪讀,大學因母親生病在家,開始陷于網吧不能自拔,唐院長知道情況后,堅持和該學生交往一年多,才讓他克服網癮,同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粟同學的父親看到孩子的變化,1米8多的東北漢子情不自禁地跪倒在唐院長的面前。07級學生王同學,父母離婚,上網成了他的寄托,多人開導無效,唐院長通過與他推心置腹的交談,得知了學生上網背后的家庭原因,在不斷鼓勵與開導的同時對學生實施監管,如果出差就委托實驗室文勇軍老師代為監管,畢業離校時還為他承擔了路費。08 級學生劉同學,是一位來自農村的患有精神分裂癥的學生,學生本人與家長抗拒治療,唐院長多次做他們的思想工作,幫助他們提高認識、放下包袱,該生畢業后考上了名牌學校研究生……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我喜歡我的學生,我和他們經常談話,我的學生可以和我對罵,不過他們基本說不過我,哈哈。”他笑著說。

當聽到江書記對他的評價,唐立軍舒展著眼角的皺紋回應道:“搞教育就是要‘傻’一點,敬業是應該的,這是職責所在。”

(采寫者:鄧崛峰、陳燁)


  • <samp id="20me8"></samp>
    <fieldset id="20me8"><var id="20me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