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蜀國趙云七進七出魏國軍,今有衛國先輩七修七渡金剛川……10月1日上午,電氣學院舉行以“重溫紅色經典,賡續紅色精神”為主題的紅色精神傳承觀影。200余名新生沉浸其中,感受抗美援朝過程中衛國先輩的艱難,最可愛英雄的英勇無畏、不畏犧牲,紅色精神深入新生內心,傳承紅色精神將實踐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整場電影持續了兩個小時,全篇聚焦于戰爭的后方陣地,從炮兵、步兵、工程兵戰士三個不同視角講述同一個事件,向大家展現了戰爭的殘酷性。當時抗美援朝戰爭最后一次大規模戰役——金城戰役,進入攻堅的重要時刻,后勤運輸要保證物資供給及人力輸送,而金剛川則是奔赴前線的必經之地,橋梁是來往其間的唯一方法。于志愿軍而言,這座橋是“生命之橋”;在敵軍眼里,這座橋是我方的死穴,破壞它就能一發破敵。架橋、護橋、過橋貫穿全片,志愿軍們為這座橋注入了靈魂,任敵軍火力碾壓,他們總能第一時間補上,用肉體、用精神撐起了這座“打不斷、炸不爛、沖不垮”的橋。
“抗美援朝的勝利,首先靠的是意志,再是力量和智慧。這座敵人無法摧毀的橋,正是志愿軍不會被摧毀的意志。這種不畏苦、不畏難的精神,正是作為新時代大學生的我們應該學習的。”“英雄先輩們用自己的血肉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以后也一定努力把專業學好為祖國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看完紅色經典,新生們紛紛表示。
新學期,新氣象,新起點,我們抓住最佳育人時間,將紅色電影打造成一場有意義、有內涵的啟迪心靈的視聽盛宴,積極探索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電氣學院黨委副書記陶雙表示。整個觀影過程向新生們展示了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傳承紅色精神,才能讓我們不忘英雄先輩之苦,珍惜學習時光,為祖國的蓬勃發展而不懈奮斗。



(文/李錦榮 圖/熊文娟 審/陶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