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是學校的主干學院和國家電力行業人才培養的傳統基地之一,始建于1956年長沙水力發電學校的發配電專業,歷經湖南省電力學校電力科、長沙水利電力師范學院電力系、長沙電力學院電力工程系。2003年,融合原長沙交通學院、湖南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自動化專業等辦學力量建制成立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50余人,其中教授32人、副高職稱47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21人,海外留(訪)學教師62人;有雙聘院士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講席教授、杰青、優青等國家級人才工程人選8人,湖南省“芙蓉學者”特聘教授等省部級人才工程人選18人;擁有全國高校首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智能電網協同創新育人教師團隊”,湖南省科技創新團隊——“新能源電力系統安全監控創新團隊”,湖南省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智能電網故障監控研究生導師團隊”。
學院現有電氣工程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具有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能源動力專業博士學位和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具有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和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電路與系統2個學科方向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電氣工程、電子信息、機械、工程管理等4個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碩士授予權。現有在校生4528人,其中,本科生3514人、研究生965人,博士生49人。
學院擁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智能電網信息工程、機器人工程6個本科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入選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3個專業為“雙萬計劃”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建設有《電力電子技術》、《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電子技術基礎》、《電路》、《電力系統分析》等國家級、省級一流(精品)課程16門。近五年,學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學改革,獲得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6項,公開出版專著13部,出版教材30余本。
學院擁有電網防災減災全國重點實驗室、科技部大數據驅動的能源互聯網示范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基于分布式光儲的能源互聯網運行與規劃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教育部電網安全監控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等8個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研究中心,是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智慧電網清潔供能防災減災科普示范基地,為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提供了一流的條件和平臺。學院教師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在內的省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60余項。近5年,學院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科杰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科基金重點、國家自科電網聯合重點13項,承擔企業委托項目600余項,出版學術著作20余部,發表科研論文100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120余項。
學院聚焦電力行業,突出科教融匯,夯實科學教育根基,彰顯工程教育特色,致力于培養“底色亮、能力強、善創新、敢擔當”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和行業精英,構建了“思、學、踐、研”全程貫通的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打造了“思政引領 專業為基 產教融合 鑄魂賦能”實踐育人品牌。近年來,在校學生獲得“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國家特等獎、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大賽特等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國家一等獎等省部級以上學科、科技競賽獎勵200余項。
近七十年來,學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以鍛造服務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為己任,為國家培養了各類、各層次畢業生3萬余人,涌現出了一大批企業(政府)高級管理人才、勞動模范、創新能手和專家學者、自主創業典型。
(以上數據2024年10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