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業(yè)20周年感言
20年同學聚會已經(jīng)過去10多天了,但腦海里會時不時出現(xiàn)一些鏡頭,老師、同學們的音容笑貌猶在眼前,每當跟同事們談起聚會時,我都會一臉笑容,覺得格外的欣喜、愜意和幸福!
四十多年的人生旅途中,我有16年在讀書,大學生活也就僅只占了四分之一而已,和人的一輩子來比,更是短暫的如白駒過隙,但她卻留給了我太多太多,是可以用一輩子來享用和回憶的。
想得多了,不如落到紙面上,記錄一下同學聚會的感受,也總結(jié)一下我的過去時光。我沒有華麗的辭藻描述,也不會過多的渲染和修飾,但文如其人,我用我最樸實的語言來表達樸素的我的真情實感。
第一部分 我與長沙電力學院的緣分
在聚會班會上我曾說過:“長沙電力學院是我的福地,我要感謝老師們對我的抬愛,感謝同學們對我的厚愛”。是的,長沙電院并非名校,可能也并不是可以讓我們拿出來炫耀的資本,但不一樣的人生有不一樣的精彩,長沙電力學院已經(jīng)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給予了我太多,大學四年,不僅收獲了知識,收獲了榮譽,更收獲了濃濃的師生情、同學情。
我是一名在農(nóng)村成長的孩子,為了將來能有“出息”,學習是唯一的出路。因此,我小時候的理想就是“考上大學,到大城市去工作。”為了追求我真實而樸素的理想,對于資質(zhì)平平的我來說,必須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最終考取了長沙電力學院(當時為長沙水利電力師范學院)。說起高考志愿的填報,我用“稀里糊涂”來形容一點不為過,當時高中是住校,家人指望不上,傻傻的我也不知道去聽聽老師的建議,完全憑個人感覺去報,“長沙水利電力師范學院”是我的本科最后一個志愿,單純地基于個人對“師范學院”的理解,我填報了像英語、生物之類的師范專業(yè),卻壓根兒不懂得電力系統(tǒng)是干什么的。誰知老天爺跟我開了個玩笑,當媽媽興奮地拿回錄取通知書時,我卻掉下了眼淚,代替欣喜的是失望!何況錄取專業(yè)還是“電氣技術(shù)”,這到底是什么專業(yè)啊?無奈與焦灼后,我還是接受了現(xiàn)實。當金秋九月到學校報到后,我的心情一下子晴朗了起來,原來這一次我是得到了老天爺?shù)拇箰郏歉兄x錄取老師,把專業(yè)給我改為“電氣技術(shù)”,電氣技術(shù)為師范專業(yè),后更改為“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的更改并沒有讓我們失去師范專業(yè)的待遇,就是每個月有50幾塊錢的補助,這樣的好事,到現(xiàn)在還讓同學們津津樂道。就是如此的誤打誤撞,使我與“電”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緣屬天定,份在人為。大學的我更是努力學習,不敢有一絲的懈怠,曾獲得了“湖南省三好學生”、“中華電力新星獎”、“全國電力部屬高校優(yōu)秀畢業(yè)生”等榮譽稱號,學校給予了我太多,沒有老師們的指導(dǎo)與關(guān)愛,沒有同學們的呵護與幫助,我怎會獲得這么多的榮譽,怎會讓我日后的就業(yè)及生活如此的順暢,對學校、對老師、對同學們的感激之情我無以言表,也有著深深的眷戀之情,因此每每回到長沙,都會到校園走走,到圖書館坐坐,回憶當年所走的路,感嘆匆匆那年!而對于現(xiàn)在的我,必須努力工作,努力修煉,在大連供電公司為 “長沙電力學院”這一小眾群體做好代言!
第二部分 我與同學們的情緣
俗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我們同學們該是怎樣的緣分,才能共建這樣一個集體,共同學習、共同生活四年!周驥同學說他相信緣分,一切自是上天的安排,我也信。同學的友誼竟是那樣的純潔,那樣的簡單。工作了20年,再次重溫這份同學友誼,感覺是如此的輕松,如此的美好,如此的快樂無憂,毫無壓力感,毫無顧忌之心,有的都是同學間的牽掛,是見你安好而心中流露出的愉悅。
工作以后,我回長沙有過幾次,長沙的同學也見過幾次,即便不見面,也會通過微信和QQ聯(lián)系,因此,鄭勇同學說“見到你,一點沒有同學聚會見面的激動”,這也就難怪了!我和楊斌留在長沙(湖南)的時間最長,一是想彌補一下上學期間的缺憾,去張家界和鳳凰古城轉(zhuǎn)轉(zhuǎn),再者確實是有太多的不舍,想著能多呆一會兒是一會兒,我們的回程機票都是定的最晚的,各自回程落地也都是次日凌晨了。
就像前文說的,回來后,會時不時浮現(xiàn)同學聚會的場景,回想著這美妙的同學情誼。感謝湖南聚會網(wǎng)和組委會同志們的精心安排,從聚會前的熱身晚宴到聚會當天的重走校園路、班會、回味食堂午餐、聚會晚宴、晚會等,一路上同學們都在熱烈地交流、肆意地展現(xiàn),好像總有說不完的話,道不完的情。班會上有同學們真摯的表達,照相時有同學們靚麗的身影,晚宴上上菜的“大廚們”驚艷到了大家,彼此碰撞的酒杯似乎在說“朋友,安好”,作為聚會的壓軸大戲——聚會晚會,更是讓同學們捧腹大笑,笑得那樣開心,那樣透徹:周驥同學你是腫么了,最后連主持人都放棄你了(哈哈哈);毋老八,你背著老師美美的轉(zhuǎn)著,你說下次聚會要減肥20斤,我們可都記得嘍;宋大師,你說要教大家打太極的,不要食言哦;楊斌同學,你本非斧頭幫的,本應(yīng)扮演ROSE的,可不得不說,你們斧頭幫真的出彩;還有那西天取經(jīng)的師徒四人同樣驚艷全場……精彩連連,同學們笑過、樂過,然而,當最后蘭玉珍、張平同學扮演著20年后的我們步入現(xiàn)場,伴隨著《當我們老了》的歌聲時,我們再也無法笑了,空氣似乎凝結(jié)了,時間就是這樣匆匆而過,同學們能這樣相聚在一起還能有幾次呢?!我和楊同學返程的航班原本相差一個小時,但我的航班晚點了些,因此,在機場共處的時間就長了些,一直到我準備登機的最后一刻,我倆才不舍的分開,淚水終究沒有控制住,“我以為我很堅強,但是我沒有”。
我現(xiàn)在能夠理解楊同學了,表面上看她似乎對沒能來參加聚會的同學有點想法,我們也在勸她各有各的難處,互相理解下,我呢十年聚會沒能參加,也在聚會班會上正式跟楊同學道歉了。但我想楊同學真正在意的并不是你來與不來,在意的是這份同學情誼,在意的是這份同學情誼在你心中的分量。
是的,同學是一輩子的同學,當我們跟別人說“這是我朋友”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比較遲疑,到底什么樣的朋友算是真朋友,這個尺度各有界定;但是說到同學的時候,我們就會非常的堅決肯定,一輩子的同學、一輩子的同學友誼注定陪伴我們今生。應(yīng)該說,大學四年,我的生活比較單調(diào),除了學習還是學習,跟同學們,特別是男同學們的交往并不很多,但這并不影響同學之間的感情。童先立,我們在聚會期間的交流比大學四年里的還要多;韓雙斌,全程沒有言語交流,但眼神的對視足以表達一切;張勇,我倆第一次搭檔主持班會,沒想到會如此的默契,還有,他提著本來要送給我們吃的宵夜,結(jié)果過于激動給忘了,我都記住了,下次補上哈;時玉娟、楊斌、李玲芳、韋會肖、李煒、蘭玉珍、匡大哥、陶海瓊、孫小勤,這些都是我們班主任王進老師帶出來的一眾女神,在大學四年生活期間給我們的班級帶來了歡樂的色彩和快樂的元素,如今各個出挑,不知聚會期間又激活了多少男同學的青春夢!
聚會期間,老師同學們毫不吝嗇對我的贊譽之詞,讓我感動,讓我竊喜,“做事總是那么優(yōu)秀”、“我們的女神”、“比上學時還漂亮”、“容顏如昔”,還有內(nèi)個誰說“上學時,有賊心沒賊膽的”等等,其實,明明知道這些贊譽的話有夸張的成分,明明都是40多歲的大媽了,怎能和20幾歲的青春少女去比?唯一的優(yōu)勢就是如今的我們更多了份閱歷、多了份智慧、也多了份知性罷了。但人都是愛慕虛榮的,都愿意聽好聽的,你是,我也是,正像我跟蔡小芒說的“雖有虛假成分,但愛聽!“所以這些贊美的話,不管是不是有心之說,但是我信了,這很重要,再次感謝我的老師、我的同學們,你們的贊美給我打了一劑興奮劑,激勵我不斷前行!愿我們下次再見時,依舊青春!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趙英麗,女,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937401班畢業(yè)生,在校期間,曾獲湖南省三好學生標兵、全國電力部屬高校優(yōu)秀畢業(yè)生等榮譽和中國電力新星獎學金特等獎。畢業(yè)后分配至國網(wǎng)遼寧省電力公司大連供電公司任職。現(xiàn)為國網(wǎng)遼寧省電力公司大連供電公司培訓中心主任。
文檔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