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介紹
(一)專業定位
依托學校電力行業的辦學特色,立足湖南、面向全國辦學,響應國家建設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戰略,聚焦智能電力運維、電力檢修自動化等領域,突出電力特種機器人專業特色,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解決復雜工程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建成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特色鮮明的一流專業。
(二)特色優勢
1. 充分發揮學校優質辦學資源,依托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機器人視覺感知與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與湖南大學共建)、“大數據驅動的能源互聯網”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長沙理工大學—華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級實踐教學示范基地、“電力機器人”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智能機器人”湖南省校企合作基地、“智能機器人”湖南省研究生創新培養基地等國家、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培養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的機器人工程高級專門人才。
2. 利用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在電力機器人行業領域的優勢地位,發揮科研與教學相促進的作用,以電力巡檢、帶電作業、電力災害防治等特種電力機器人為對象,結合電力機器人工程項目中采用的新方法和新技術,推動機器人工程專業教學與機器人技術發展前沿的緊密聯系。
3. 開設了高學時的數學課程和控制課程,夯實理論基礎,提高學生對復雜機器人工程問題的分析與理解能力。建立了模塊化、循序漸進的專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從機器人單元級基礎設計、本體級架構設計到系統級總體設計,強化學生工程素質,提高學生對復雜機器人工程問題的設計開發解決能力。
4. 開設了大學生創業基礎、機器人創新創業案例分析、機器人競賽等系列創新創業課程和講座,并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注重創新創業指導。將企業真題融入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畢業設計等環節,校企聯合培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二、培養目標
遵循“德育為先、知識為本、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主動適應行業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培養具有高尚品德、高度社會責任感、寬闊科學視野和國際視野,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訓練和初步的科學研究訓練,系統掌握電工電子技術、機械設計、伺服控制、人工智能、導航定位、機器視覺等機器人相關技術基礎和專業知識,創新意識好、動手能力強,具備從事機器人制造、安裝、調試、維護、系統集成的綜合職業能力,能在機器人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學生在畢業后5年左右達到以下目標:
1. 具有社會責任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綜合素質、較強的適應能力和創新意識,通曉行業規則和國際慣例,能承擔社會、知識和環境背景下的道德責任。
2. 具備人文社科等多元文化素養,有較強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理解能力,熟悉從事機器人工程專業所需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工程管理、經濟決策等知識。
3. 具備機器人領域的知識結構、前瞻的專業視野和工程實踐能力,具有全球化的意識和國際視野,具有持續學習、自我發展能力和創新能力。
4. 能夠運用機器人工程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本專業必要的基本方法、技術,用于解決機器人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5. 能夠從事機器人工程相關領域,特別是電力特種機器人以及機器人智能控制等領域的研究、設計、開發、制造、應用、維護、管理等工作,具備勝任工程師或者相應職稱的專業技術能力和條件。
(完整培養方案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