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下午,“第十五屆研究生云影講壇”專題系列講座在工一B503召開,本次講座邀請了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系主任高文忠教授、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教授張俊和華南理工大學未來技術學院蔣懷光教授分別做學術報告,電氣學院肖輝教授主持,學院師生代表參加。

講座伊始,高文忠圍繞“利用可再生能源管理實時電力不平衡:快速發電調度還是自適應頻率調節?”為主題,他強調,太陽能光伏發電等可變可再生能源的隨機變化和不確定性增加了系統實時功率不平衡。為此,他提出了一種基于交流最優潮流的綜合發電調度和時域仿真框架,以評價上述兩種調節方案的經濟性和可靠性。

張俊就“人工智能大模型和人機混合增強智能科技解讀及其系統應用前沿”為主題展開分享,他指出,當前以ChatGPT等為代表的AI大模型是處理自然語言以及多模態大數據的有力和有效工具。繼而以電力系統調度控制、裝備健康監測、智能交互等復雜人機耦合系統為背景,闡述了AI大規模和人機混合增強智能的關鍵技術、系統架構和應用技術路徑。

蔣懷光表示,分布式智慧低碳能源系統屬于深度感知、人機混合智能、高維優化、隨機控制多學科交叉領域,重點探索多能源系統、多目標、多層次綜合調度以及分布式、可移動設備協同合作,推動國家“雙碳”戰略發展,成果應用將有助于未來城市民用民生諸多方面。

最后,幾位教授與學院師生進行熱烈討論和互動,碰撞出了思維的火花。此次講座拓展了同學們的科研視野,激發了大家的創新熱情,將有力促進學生培養質量的提升。
(文/黃欣、蔣旭 圖/蔣旭 審/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