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 專業代碼:085400
一、專業領域簡介及研究方向
長沙理工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專業涵蓋控制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等領域,包括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電力電子與電氣傳動、智能交通系統、智能機器人技術、智能控制與信息處理等研究方向?,F有研究生導師20人,其中教授9人。受學校的辦學歷史和行業背景的影響,電子信息專業主要為電力、交通、機械等行業服務,在電力系統自動化、智能交通系統、智能機器人等方面有明顯優勢,與湖南大學共建機器人視覺感知與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有電力機器人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智能機器人研究生創新培養基地;近年來先后承擔了“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部省科研基金項目60多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10多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0多項。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具有良好科研條件,多年來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人才,在凝汽器自動清洗機器人、變電站自動巡檢機器人、醫用產品質量視覺檢測機器人、道路交通參數智能檢測技術等方面具有鮮明的工程技術優勢與學術研究特色。
序號 |
研究方向 |
1 |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
2 |
電力電子與電氣傳動 |
3 |
智能交通系統 |
4 |
智能機器人技術 |
5 |
智能控制與信息處理 |
二、培養目標
為國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服務,以實踐能力和專業綜合素質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結合為途徑,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特定職業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電子信息專業領域碩士研究生應該具有良好的專業技能,掌握系統的專門知識和現代實驗方法,具備較強的批判思維和創新能力,掌握系統建模與控制、機器人技術、模式識別與圖像處理、電力電子與電氣傳動、大數據處理、傳感與檢測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技術,以數學方法和計算機技術為主要工具,研究各種控制與信息處理系統的建模分析與優化設計技術。能從事電子信息領域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備在專業領域進一步深造的知識結構和工程技術開發能力。
三、培養方式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實行以技術研發為主導的導師負責制,導師負責研究生的業務指導。鼓勵組成由研究生指導教師組成的研究生指導小組,小組成員包括學校審批通過的校內外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和工程技術人員,負責研究生的培養和考核。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培養方式。全日制研究生實行全脫產學習方式,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在職不脫產的學習方式,但在校學習時間累計不得少于6個月。
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行雙導師制。雙導師制是指1個校內導師,1個校外社會實踐部門的導師。導師指導應貫穿整個培養環節,其中校內導師主要負責研究生的業務指導,校外實踐部門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
四、學制與學分
1.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基本學制為3年,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5年。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基本學制為 3 年,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6年。全國專業學位教指委對學制有明確規定的以教指委要求為準。
2.課程學習時間原則上為一年。
3.最低學分要求
總學分 |
課程總學分(26學分) |
必修培養環節學分 (8學分) |
學位論文學分(34學分) |
|||
學位基礎課 |
選修 課程 |
專業實踐 |
開題 報告 |
學位論文 |
||
公共基礎課 |
專業基礎課 |
|||||
68 |
6 |
12 |
8 |
6 |
2 |
34 |
五、課程設置
課程 類別 |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開課 時間 |
開課學院 |
備注 |
|
學位基礎課 |
公共基礎課 |
G1211001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2 |
Ⅱ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必修6學分 |
G1211002 |
自然辨證法概論 |
1 |
Ⅰ |
||||
G1212001 |
工程倫理 |
1 |
Ⅱ |
||||
G1311003 |
工程碩士英語 |
2 |
Ⅰ |
外國語學院 |
|||
專業基礎課 |
G1011007 |
高等工程數學 |
3 |
Ⅰ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至少選12學分 |
|
Z0511001 |
人工智能應用技術 |
2 |
Ⅰ |
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 |
|||
X0511002 |
計算機控制系統 |
2 |
Ⅰ |
||||
X0511003 |
智能控制 |
2 |
Ⅱ |
||||
X0511004 |
系統建模與仿真 |
2 |
Ⅰ |
||||
X0511005 |
先進控制技術專題 |
2 |
Ⅰ |
||||
選修課程 |
專業選修課 |
X0512001 |
專業英語 |
1 |
Ⅱ |
至少選8學分 |
|
X0512003 |
機器人技術 |
1 |
Ⅱ |
||||
X0511008 |
數字圖像處理 |
2 |
Ⅱ |
||||
X0511009 |
智能檢測與傳感技術 |
2 |
Ⅱ |
||||
X0512002 |
數據采集與數據挖掘 |
2 |
Ⅱ |
||||
X0512004 |
變流技術與運動控制 |
2 |
Ⅰ |
||||
X0512005 |
智能計算與現代優化方法 |
2 |
Ⅱ |
||||
公共選修課程 |
G1312001 |
英語口語(選修) |
2 |
Ⅱ |
外國語學院 |
||
必修環節 |
開題報告 |
2 |
|||||
專業實踐 |
6 |
注:1.英語實行免修制度,申請免修條件如下:
(1)TOEFL成績85分以上(IBT),2年內有效;
(2)IELTS成績6分以上,2年內有效;
(3)GRE成績1200分(舊)以上或者300以上(新),5年內有效;
(4)GMAT成績650分以上,5年內有效;
(5)WSK(PETS 5)考試合格,2年內有效;
(6)國家英語六級CET6考試480分以上;
(7)本科或碩士階段獲英語專業學位或畢業證書。
2.同等學力及跨學科報考的碩士生根據研究方向補修本學科本科骨干課程2門,補修課程不列入培養計劃,不計學分,由導師和學院負責檢查和審核。
六、必修環節及要求
1.學位論文開題報告,計2學分
碩士研究生必須調研、查閱中外文獻,了解本學科國內外研究進展,確定研究內容,完成學位論文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應包括選題的背景意義、國內外研究動態及發展趨勢、主要研究內容、擬采取的技術路線及研發方法、預期成果、進度安排等。要求查閱50篇以上中外文文獻,其中外文文獻所占比例不低于30%,寫出不少于5000字的書面報告。開題報告由培養單位組織,除保密論文外,開題報告應公開進行,經專家組評審合格后可開展論文工作。
2.專業實踐,計6學分
專業實踐是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獲得實踐經驗、提高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開展的專業實踐,可采用集中實踐和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業工作經歷的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時間應不少于6個月,不具有2年企業工作經歷的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時間應不少于1年。非全日制定向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可結合自身工作崗位任務開展。
專業實踐環節包括校內實驗教學、參與導師指定的來源于工程實際或具有明確工程技術背景的課題研究,校外企事業單位或工程現場的實習實踐等。專業實踐記6學分,研究生要提交專業實踐計劃,撰寫實踐學習總結報告,校內外導師審閱并簽署意見,學院負責審核。研究生不參加專業實踐或參加專業實踐考核未通過,不得申請學位論文答辯。
3.學位論文中期檢查
在學位論文工作中期,學院組織考核小組,依據選題報告的內容和計劃,檢查碩士學位論文研究工作進展情況、已完成的研究內容、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等,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下一階段工作計劃、預計完成日期。對論文中期檢查不通過者不能申請答辯。
七、學位論文
參照指導意見及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的有關規定,學院根據具體情況對學位論文應達到的學術水平、工作量等提出具體要求。
學位論文選題應來源于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必須要有明確的工程背景和應用價值。學位論文形式可采用調研報告、應用基礎研究、規劃設計、產品開發、案例分析等形式。學位論文須獨立完成,體現研究生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位論文可以在校內或相關企業完成。學位論文應聘請本領域或相近領域的2名具有應用研究經驗的專家進行評閱。答辯委員會中應至少有一名來自企業或應用研究部門的同行專家。
參照《長沙理工大學關于攻讀博、碩士學位研究生論文工作的若干規定》,電子信息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必須滿足《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學術型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資格要求》。
1.工程實踐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的要求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必須滿足如下條件之一,方可申請學位論文答辯資格(論文或材料統計原則上截至時間為4月30日或10月30日)。
在國內或國際公開出版的本專業以及相關專業刊物上公開發表與學位論文內容相關的學術論文,刊物限定見《長沙理工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碩士畢業論文發表規定期刊目錄》,未列入目錄但具有一定學術水平的刊物,由學院學位委員會認定通過。發表論文以長沙理工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研究生本人為第一作者或導師為第一作者且研究生本人為第二作者。
(1)普通期刊(僅限滿足《長沙理工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碩士畢業論文發表規定期刊目錄》要求)文章見刊,附出版物原件;
(2)國際期刊、本專業中文核心期刊見刊或收到錄用通知;
(3)定期召開的國際會議,論文見刊或錄用通知及繳費證明,并附同一國際會議的前幾屆EI檢索證明(EI檢索網頁);或論文EI檢索結果;
(4)參加企業工程實踐,并成功申報與學位論文相關的省市級科技項目,排名位于校內人員前二;
(5)企業工程實踐一學年,并申請校企合作專利一項,發明專利進入實審階段、實用新型授權,專利內容與學位論文相關,排名位于前三;
(6)企業工程實踐一學年,并完成與學位論文相關的技術開發、工程項目、撰寫報告等,經三位本學科導師聯名簽署質保意見;聯名簽署質保意見之導師負有質保連帶責任,并經學院學位委員會審核。
導師可根據各自研究方向,對學生提出不低于如上之要求。
2.學位論文要求
學位論文要反映本人在電子信息工程領域中完成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試驗測試等技術成果所達到的專業水平,表明本人已掌握電子信息工程領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有獨立承擔完成大型工程項目或從事技術開發的能力。學位論文應達到的技術水平和工作量要求:
(1)論文觀點內容應有技術新穎性或創新性,可以是應用研究、工程技術開發,也可以是高新技術和重大工程技術的應用;論文應具有一定的學術難度和先進性,且具有一定的研究開發工作量,能反映研究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論文應對工程實踐內容較為詳盡地分析,通過仿真驗證或技術評審等;
(3)學位論文必須由研究生獨立完成,合作項目應明確研究生具體完成的內容;
(4)學位論文格式規范符合GB7713~87國家標準和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的有關規定;
(5)論文不少于3萬字,參考文獻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獻不少于20篇。
上一篇:機械學科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2020版) 下一篇: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20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