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最近最好的2019中文,最好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大全

碩博導師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師資隊伍 > 碩博導師 > 正文
李闖民

 

1、個人基本信息:

 姓名:李闖民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5年09月

技術職稱:教授

畢業院校:東南大學

學歷(學位):博士

所在學科: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路面結構與材料,公路檢測試驗技術,公路維修養護

聯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2、教育背景:

1982.9-1986.7 

華中工學院

學士

1996.7-1999.5 

長沙交通學院

碩士

2001.9-2005.12

東南大學

博士

3、目前研究領域:

瀝青與瀝青混合料、道路檢測、道路新材料開發與應用、舊路維修與養護、海綿城市道路、固體廢棄物利用

4、已完成或已在承擔的主要課題:

1.2001-2003年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加交通部標準課題“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修訂”,是“瀝青混合料礦料級配和設計方法”專題的主要研究人員。負責室內試驗,數據整理,青海試驗路修筑。已通過交通部主持的鑒定和驗收??傮w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項目主持人,交通部科學研究院,沈金安研究員。

2.2002-2004年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加交通部重大西部課題“高速公路早期病害預防措施的研究”。負責“多雨地區瀝青表面層配合比設計方法研究”,“表面層礦料級配的研究”2個子課題的室內試驗和部分報告的編寫。已通過交通部主持的鑒定和驗收??傮w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3.2001-2003年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加自選課題“直線式加速加載試驗系統在鋼橋面鋪裝體性評價中的應用研究”,負責室內試驗,數據處理,技術報告的編寫。已經完成,榮獲2003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排名第四。

4. 2000-2003年 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加河南省交通廳“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罩面設計方法研究”,負責室內試驗、試驗路修筑和技術報告編寫。榮獲2003年度河南省交通廳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排名第六。

5. 2003-2005年作為課題主持人,參加湖南省教育廳課題“排水性瀝青混合料的設計方法研究”,負責大綱編寫,室內試驗和報告編寫。已經完成,驗收合格。

6. 2002-2005年作為技術負責人,參加交通部行業聯合科技攻關項目“鋼渣在高速公路底基層的應用技術研究”,負責室內試驗,報告編寫。已通過交通部主持的鑒定和驗收。總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7. 2003-2006年,主持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柔性基層加鋪層材料組成和結構設計研究及應用,江西省交通廳科技項目,合同號200513,江西省交通廳組織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8. 2005-2006年,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瀝青混合料礦料間隙率的試驗統計研究,基金號:06JJ4061,已結題,綜合評價等級:良。

9. 2006-2007年,主持湖南省建設廳課題:透水瀝青路面設計和應用研究,合同號:06hnjs010,已經結題。

10. 2007-2008年,主持湖南省科技廳課題:透水瀝青路面材料組成和結構設計研究,合同號:2007FJ3074,已結題。

11. 2007-2008年主持省教育廳重點課題:瀝青混合料礦料間隙率的測量方法研究,合同號:07A007,已經驗收。

12.2008-2011年主持西部課題:極端氣候條件對公路路基路面的影響和對策研究子課題。交通運輸部科技司組織鑒定:總體國際先進水平。

13.2009年-2011年,主持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項目:道賀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監控,已經驗收。

14.2011-2011年,主持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項目:通平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監控,已經驗收。

15.2011-2014年,主持湖南省交通廳科技項目:濕熱氣候山區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剪切機理及其預防措施。交通廳科技處組織鑒定:總體國際先進水平。

16.2012-2014年,江西省宜春市科技局項目:城市道路特殊路段瀝青路面結構與材料研究,宜春市科技局組織鑒定:國際先進水平。

17. 2013-2015年,江西省宜春市科技局項目:非壓實材料回填臺背技術在環城南路跨鐵路大橋中的應用研究,宜春市科技局組織鑒定:國際先進水平

18.2013-2015年, 濕熱山區高速公路新型路面結構成套技術推廣應用2013 316 T06 05。已驗收

19.2014-2016年,交通運輸部行業標準,瀝青路面無核密度儀計量檢定規程,2017.09實施

20..2014-2016年,交通運輸部行業標準,瀝青路面無核密度儀,2017.09實施

21.2015-2018年,交通運輸部行業標準,半柔性混合料用水泥基灌漿材料,2019.03實施

22.2015-2017年,交通運輸部行業標準,瀝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劑 第7部分:廢舊輪胎熱解炭黑 2017.03實施

23.復合型水泥乳化瀝青路面修補材料及其應用,江西省交通廳科技項目面2013Y0001,驗收

24.《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JTGxx-2020》,交通運輸部標準項目【2012】23號文,已驗收。

25.萍鄉市建設局項目: 萍鄉市城市道路提質改造質量控制應用技術,2018-2021在研

26.萍鄉經開區項目,城市道路質量控制應用技術,2019-2023在研

27.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號2019JJ40312,項目名稱:廢輪胎熱解炭黑改性瀝青微觀結構與作用機理研究,在研

28.湖南省教育廳資助科研項目,項目編號:18A117.項目名稱:紫外光對瀝青老化及老化深度發展機理研究,在研

5、已出版的主要著作:

主編2010,2012,2014版《公路工程試驗檢測人員考試用書-材料》,人民交通出版社

主編《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   E20-2011釋義手冊》,人民交通出版社。

獨著《瀝青混合料設計-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中若干問題研究》,湖南科技出版社。

第一起草人《瀝青路面無核密度儀(JJG(交通)141-2017》,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一起草人《瀝青路面無核密度儀JJ/T   1171-2017》,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二起草人《瀝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劑   第7部分:廢舊輪胎熱解炭黑   JT/T 860.7-2017》,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一起草人《半柔性混合料用水泥基灌漿材料JT/T   1238-2019》,人民交通出版社。

 

 

6、已發表的學術論文:

已發表論文60余篇,代表作包括:

1.《鋼橋橋面瀝青鋪裝結構的高溫浸水車轍直道試驗研究》EI檢索,公路交通科技,2003,20(3)

2.《Application of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in the Analyzing of Rut Type of Asphalt Pavement》EI檢索,5th ISTM

3.《Measurement method of Critical Voids in the Mineral Aggregate(VMA)of AC-20》EI檢索,ICTE2009

4.《Alleviating Crack Properties of Crack Alleviating Mixture》EI檢索,ICTE2009

5.《Measurement Method of Critical Voids In The Mineral Aggregate(VMA)of AC-13 Asphalt Mixture》ISTP檢索,7thISTM

6.《Statistic Analysis Of Factor Of Bond Shear Strength Between Pavement Layers For Coarse-Graded And Fine-Graded Mixture Specimen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in Architecture,Civi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ISTP檢索)

7.《兩種設計方法的最佳瀝青用量關系探討》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5(4)

8.《廈門海滄大橋橋面瀝青鋪裝層直道疲勞試驗研究》中國公路學報,2001(01)

9.《瀝青混合料設計施工中的幾個問題》公路交通科技,2002 19(4)

10.《瀝青混合料礦料間隙率的計算方法探討》.公路.2004(10)

11.《公路表面層AC-13C和AC-13F瀝青混合料壓實厚度試驗研究》.公路.2009(07)

12.《熱拌瀝青混合料質量監控自動化技術》.公路.2012(10)

13. 《30號瀝青AC-20混合料面層施工性能》公路,2015(7)

14.《薄層罩面AC-5瀝青混合料體積參數試驗研究》公路,2015(3)

15.《不同成型方法應用于溫拌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的對比分析》公路,2015(2)

16.《基于電化學分析法的改性瀝青SBS含量檢測方法及條件優化》第七屆中國公路科技創新高層論壇論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

17.《30#瀝青混合料設計及施工監控過程灰關聯分析》,長沙理工大學學報,2015(1)

18.《基于APA車轍深度的AC-5瀝青混合料體積參數的標準》,公路交通科技,2015(7)

19《影響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的因子分析》,公路交通科技,2016(11)

20."Effect of Carbon Black Nanoparticles from the Pyrolysis of Discarded Tir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sphalt and its Mixtures."2018, Appl. Sci. 8, no. 4: 624.

21. Effect of carbon black on the dynamic moduli of asphalt mixtures and its master curves. Front. Struct. Civ. Eng. (2019). https://doi.org/10.1007/s11709-019-0526-6

22.Evaluation of the field segrega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with 30# low penetration asphalt bind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vement Research and Technology12.2 (2019): 139-146.

23. SBS改性瀝青混合料自愈合能力影響因素的優化[J]. 公路交通科技, 2019, 36(8): 17-22.
  24.The Effect of UV Irradiation on the Chemical Structure, Mechanical and Self-Healing Properties of Asphalt Mixture. Materials 2019, 12, 2424.

 

7、所獲學術榮譽及學術影響:

(1)《直線式加速加載試驗系統在鋼橋面鋪裝體系評價中的應用研究》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加速加載試驗系統研制》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湖南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一等獎

(3)《舊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瀝青混凝土加鋪設計及應用技術研究》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4)《山區公路早期病害機理及預防措施研究》江西省萍鄉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5)《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罩面設計方法研究》河南省交通廳科技進步三等獎

(6)《拌和廠瀝青混合料VMA快速檢測方法》第三屆全國公路科技創新高層論壇優秀論文

(7)《非壓實材料回填臺北技術在環城南路跨鐵路大橋中的應用研究》宜春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8)《濕熱地區普通公路瀝青路面大修新型結構和材料組成應用技術》  宜春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9)《極端氣候對瀝青路面的影響及應對關鍵技術》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10)《現澆嵌擠型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高等級公路中應用研究》,河南省交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11)《基于電化學分析法的改性瀝青SBS含量檢測方法及條件優化》,第七屆中國公路科技創新高層論壇優秀論文

12)《瀝青路面剪切試驗方法開發及剪切疲勞破壞機理研究》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上一篇:于華南
下一篇:田小革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萬家麗南路二段960號
郵編:410114
電話:0731-85258575
長沙理工大學交通學院 版權所有
碩博導師
碩博導師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師資隊伍 / 碩博導師 / 正文
碩博導師
李闖民
發布日期:2019年10月08日 來源:

 

1、個人基本信息:

 姓名:李闖民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5年09月

技術職稱:教授

畢業院校:東南大學

學歷(學位):博士

所在學科: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路面結構與材料,公路檢測試驗技術,公路維修養護

聯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2、教育背景:

1982.9-1986.7 

華中工學院

學士

1996.7-1999.5 

長沙交通學院

碩士

2001.9-2005.12

東南大學

博士

3、目前研究領域:

瀝青與瀝青混合料、道路檢測、道路新材料開發與應用、舊路維修與養護、海綿城市道路、固體廢棄物利用

4、已完成或已在承擔的主要課題:

1.2001-2003年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加交通部標準課題“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修訂”,是“瀝青混合料礦料級配和設計方法”專題的主要研究人員。負責室內試驗,數據整理,青海試驗路修筑。已通過交通部主持的鑒定和驗收??傮w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項目主持人,交通部科學研究院,沈金安研究員。

2.2002-2004年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加交通部重大西部課題“高速公路早期病害預防措施的研究”。負責“多雨地區瀝青表面層配合比設計方法研究”,“表面層礦料級配的研究”2個子課題的室內試驗和部分報告的編寫。已通過交通部主持的鑒定和驗收。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3.2001-2003年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加自選課題“直線式加速加載試驗系統在鋼橋面鋪裝體性評價中的應用研究”,負責室內試驗,數據處理,技術報告的編寫。已經完成,榮獲2003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排名第四。

4. 2000-2003年 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加河南省交通廳“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罩面設計方法研究”,負責室內試驗、試驗路修筑和技術報告編寫。榮獲2003年度河南省交通廳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排名第六。

5. 2003-2005年作為課題主持人,參加湖南省教育廳課題“排水性瀝青混合料的設計方法研究”,負責大綱編寫,室內試驗和報告編寫。已經完成,驗收合格。

6. 2002-2005年作為技術負責人,參加交通部行業聯合科技攻關項目“鋼渣在高速公路底基層的應用技術研究”,負責室內試驗,報告編寫。已通過交通部主持的鑒定和驗收。總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7. 2003-2006年,主持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柔性基層加鋪層材料組成和結構設計研究及應用,江西省交通廳科技項目,合同號200513,江西省交通廳組織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8. 2005-2006年,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瀝青混合料礦料間隙率的試驗統計研究,基金號:06JJ4061,已結題,綜合評價等級:良。

9. 2006-2007年,主持湖南省建設廳課題:透水瀝青路面設計和應用研究,合同號:06hnjs010,已經結題。

10. 2007-2008年,主持湖南省科技廳課題:透水瀝青路面材料組成和結構設計研究,合同號:2007FJ3074,已結題。

11. 2007-2008年主持省教育廳重點課題:瀝青混合料礦料間隙率的測量方法研究,合同號:07A007,已經驗收。

12.2008-2011年主持西部課題:極端氣候條件對公路路基路面的影響和對策研究子課題。交通運輸部科技司組織鑒定:總體國際先進水平。

13.2009年-2011年,主持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項目:道賀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監控,已經驗收。

14.2011-2011年,主持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項目:通平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監控,已經驗收。

15.2011-2014年,主持湖南省交通廳科技項目:濕熱氣候山區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剪切機理及其預防措施。交通廳科技處組織鑒定:總體國際先進水平。

16.2012-2014年,江西省宜春市科技局項目:城市道路特殊路段瀝青路面結構與材料研究,宜春市科技局組織鑒定:國際先進水平。

17. 2013-2015年,江西省宜春市科技局項目:非壓實材料回填臺背技術在環城南路跨鐵路大橋中的應用研究,宜春市科技局組織鑒定:國際先進水平

18.2013-2015年, 濕熱山區高速公路新型路面結構成套技術推廣應用2013 316 T06 05。已驗收

19.2014-2016年,交通運輸部行業標準,瀝青路面無核密度儀計量檢定規程,2017.09實施

20..2014-2016年,交通運輸部行業標準,瀝青路面無核密度儀,2017.09實施

21.2015-2018年,交通運輸部行業標準,半柔性混合料用水泥基灌漿材料,2019.03實施

22.2015-2017年,交通運輸部行業標準,瀝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劑 第7部分:廢舊輪胎熱解炭黑 2017.03實施

23.復合型水泥乳化瀝青路面修補材料及其應用,江西省交通廳科技項目面2013Y0001,驗收

24.《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JTGxx-2020》,交通運輸部標準項目【2012】23號文,已驗收。

25.萍鄉市建設局項目: 萍鄉市城市道路提質改造質量控制應用技術,2018-2021在研

26.萍鄉經開區項目,城市道路質量控制應用技術,2019-2023在研

27.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號2019JJ40312,項目名稱:廢輪胎熱解炭黑改性瀝青微觀結構與作用機理研究,在研

28.湖南省教育廳資助科研項目,項目編號:18A117.項目名稱:紫外光對瀝青老化及老化深度發展機理研究,在研

5、已出版的主要著作:

主編2010,2012,2014版《公路工程試驗檢測人員考試用書-材料》,人民交通出版社

主編《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   E20-2011釋義手冊》,人民交通出版社。

獨著《瀝青混合料設計-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中若干問題研究》,湖南科技出版社。

第一起草人《瀝青路面無核密度儀(JJG(交通)141-2017》,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一起草人《瀝青路面無核密度儀JJ/T   1171-2017》,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二起草人《瀝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劑   第7部分:廢舊輪胎熱解炭黑   JT/T 860.7-2017》,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一起草人《半柔性混合料用水泥基灌漿材料JT/T   1238-2019》,人民交通出版社。

 

 

6、已發表的學術論文:

已發表論文60余篇,代表作包括:

1.《鋼橋橋面瀝青鋪裝結構的高溫浸水車轍直道試驗研究》EI檢索,公路交通科技,2003,20(3)

2.《Application of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in the Analyzing of Rut Type of Asphalt Pavement》EI檢索,5th ISTM

3.《Measurement method of Critical Voids in the Mineral Aggregate(VMA)of AC-20》EI檢索,ICTE2009

4.《Alleviating Crack Properties of Crack Alleviating Mixture》EI檢索,ICTE2009

5.《Measurement Method of Critical Voids In The Mineral Aggregate(VMA)of AC-13 Asphalt Mixture》ISTP檢索,7thISTM

6.《Statistic Analysis Of Factor Of Bond Shear Strength Between Pavement Layers For Coarse-Graded And Fine-Graded Mixture Specimen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in Architecture,Civi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ISTP檢索)

7.《兩種設計方法的最佳瀝青用量關系探討》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5(4)

8.《廈門海滄大橋橋面瀝青鋪裝層直道疲勞試驗研究》中國公路學報,2001(01)

9.《瀝青混合料設計施工中的幾個問題》公路交通科技,2002 19(4)

10.《瀝青混合料礦料間隙率的計算方法探討》.公路.2004(10)

11.《公路表面層AC-13C和AC-13F瀝青混合料壓實厚度試驗研究》.公路.2009(07)

12.《熱拌瀝青混合料質量監控自動化技術》.公路.2012(10)

13. 《30號瀝青AC-20混合料面層施工性能》公路,2015(7)

14.《薄層罩面AC-5瀝青混合料體積參數試驗研究》公路,2015(3)

15.《不同成型方法應用于溫拌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的對比分析》公路,2015(2)

16.《基于電化學分析法的改性瀝青SBS含量檢測方法及條件優化》第七屆中國公路科技創新高層論壇論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

17.《30#瀝青混合料設計及施工監控過程灰關聯分析》,長沙理工大學學報,2015(1)

18.《基于APA車轍深度的AC-5瀝青混合料體積參數的標準》,公路交通科技,2015(7)

19《影響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的因子分析》,公路交通科技,2016(11)

20."Effect of Carbon Black Nanoparticles from the Pyrolysis of Discarded Tir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sphalt and its Mixtures."2018, Appl. Sci. 8, no. 4: 624.

21. Effect of carbon black on the dynamic moduli of asphalt mixtures and its master curves. Front. Struct. Civ. Eng. (2019). https://doi.org/10.1007/s11709-019-0526-6

22.Evaluation of the field segrega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with 30# low penetration asphalt bind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vement Research and Technology12.2 (2019): 139-146.

23. SBS改性瀝青混合料自愈合能力影響因素的優化[J]. 公路交通科技, 2019, 36(8): 17-22.
  24.The Effect of UV Irradiation on the Chemical Structure, Mechanical and Self-Healing Properties of Asphalt Mixture. Materials 2019, 12, 2424.

 

7、所獲學術榮譽及學術影響:

(1)《直線式加速加載試驗系統在鋼橋面鋪裝體系評價中的應用研究》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加速加載試驗系統研制》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湖南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一等獎

(3)《舊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瀝青混凝土加鋪設計及應用技術研究》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4)《山區公路早期病害機理及預防措施研究》江西省萍鄉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5)《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罩面設計方法研究》河南省交通廳科技進步三等獎

(6)《拌和廠瀝青混合料VMA快速檢測方法》第三屆全國公路科技創新高層論壇優秀論文

(7)《非壓實材料回填臺北技術在環城南路跨鐵路大橋中的應用研究》宜春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8)《濕熱地區普通公路瀝青路面大修新型結構和材料組成應用技術》  宜春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9)《極端氣候對瀝青路面的影響及應對關鍵技術》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10)《現澆嵌擠型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高等級公路中應用研究》,河南省交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11)《基于電化學分析法的改性瀝青SBS含量檢測方法及條件優化》,第七屆中國公路科技創新高層論壇優秀論文

12)《瀝青路面剪切試驗方法開發及剪切疲勞破壞機理研究》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上一篇:
下一篇:
版權所有? 長沙理工大學交通學院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萬家麗南路二段960號
郵編:410114電話:0731-85258575
  • <samp id="20me8"></samp>
    <fieldset id="20me8"><var id="20me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