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是學校服務交通行業的主體學院,其前身可追溯到1956年創校伊始開辦公路工程專業,是學校最早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國家級教學科研平臺的單位,也是學校首個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單位。經過60多年的發展建設,學院已成為我國公路交通領域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211人,其中,專任教師186人,教授37人,副教授71人,博士生導師40人。擁有院士1名、國家杰青長江萬人4名、國家青長/青千/博新人才6名、國家教學名師2名、全國優秀教師3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名;擁有省部級優秀人才32名。擁有“現代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建養與運維”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和“道路工程耐久性新技術”教育部創新團隊,構建了“院士+國家級人才+省部級人才+優秀青年博士”的人才梯隊。
學院現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852人,開設有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交通運輸、交通工程、物流工程、工程管理、測繪工程、遙感科學與技術7個本科專業,除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在2022開辦以外,其余6個專業均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交通運輸、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和測繪工程完成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實現了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可申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的雙全覆蓋。
學院建有交通運輸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和管理科學與工程三個一級學科,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1295人。其中交通運輸工程學科始于1979 年,為交通運輸部重點學科、湖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湖南省世界一流培養學科;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新一輪學科評估為B+。學科聚焦我國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維,形成了較為鮮明的優勢特色。學科擁有“極端環境綠色長壽道路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公路養護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教育部、交通運輸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協同創新中心等省部級科研平臺10個,設備原值近2億元,科研條件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在交通運輸工程領域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四個研究方向(特殊巖土路基穩定與加固、路面結構設計理論與方法、道路綠色建養材料與環保,交通運輸規劃與車路協同),具有鮮明特色。
“十三五”以來學院共主持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重大儀器研制項目、國家自科基金重點等國家級項目135項、省部級項目137項,獲批湖南省高校優勢特色學科群;發表高水平論文483篇、授權發明專利287項、出版學術著作41部、主參編各類規范標準10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湖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等省部級一等獎及以上獎勵16項。成果在我國20余省、直轄市和自治區推廣應用,創造直接經濟效益80多億,間接經濟效益600多億元。
學院培養了大批“底色亮、實踐強、善創新、敢擔當”的高素質人才,就業率多年來一直居于國內同類院校前列。眾多畢業生奮戰在港珠澳大橋、南海島礁等國家重大工程及國際重點工程一線。學院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認可,在交通行業內享有“南路橋”之美譽。
長沙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是學校服務交通行業的主體學院,其前身可追溯到1956年創校伊始開辦公路工程專業,是學校最早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國家級教學科研平臺的單位,也是學校首個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單位。經過60多年的發展建設,學院已成為我國公路交通領域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211人,其中,專任教師186人,教授37人,副教授71人,博士生導師40人。擁有院士1名、國家杰青長江萬人4名、國家青長/青千/博新人才6名、國家教學名師2名、全國優秀教師3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名;擁有省部級優秀人才32名。擁有“現代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建養與運維”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和“道路工程耐久性新技術”教育部創新團隊,構建了“院士+國家級人才+省部級人才+優秀青年博士”的人才梯隊。
學院現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852人,開設有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交通運輸、交通工程、物流工程、工程管理、測繪工程、遙感科學與技術7個本科專業,除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在2022開辦以外,其余6個專業均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交通運輸、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和測繪工程完成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實現了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可申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的雙全覆蓋。
學院建有交通運輸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和管理科學與工程三個一級學科,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1295人。其中交通運輸工程學科始于1979 年,為交通運輸部重點學科、湖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湖南省世界一流培養學科;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新一輪學科評估為B+。學科聚焦我國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維,形成了較為鮮明的優勢特色。學科擁有“極端環境綠色長壽道路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公路養護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教育部、交通運輸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協同創新中心等省部級科研平臺10個,設備原值近2億元,科研條件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在交通運輸工程領域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四個研究方向(特殊巖土路基穩定與加固、路面結構設計理論與方法、道路綠色建養材料與環保,交通運輸規劃與車路協同),具有鮮明特色。
“十三五”以來學院共主持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重大儀器研制項目、國家自科基金重點等國家級項目135項、省部級項目137項,獲批湖南省高校優勢特色學科群;發表高水平論文483篇、授權發明專利287項、出版學術著作41部、主參編各類規范標準10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湖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等省部級一等獎及以上獎勵16項。成果在我國20余省、直轄市和自治區推廣應用,創造直接經濟效益80多億,間接經濟效益600多億元。
學院培養了大批“底色亮、實踐強、善創新、敢擔當”的高素質人才,就業率多年來一直居于國內同類院校前列。眾多畢業生奮戰在港珠澳大橋、南海島礁等國家重大工程及國際重點工程一線。學院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認可,在交通行業內享有“南路橋”之美譽。